如何品評咖啡風味?7大步驟教你成為咖啡品鑑達人

台北咖啡豆,精品咖啡豆,精品咖啡,咖啡到會服務,虹吸咖啡,沖泡咖啡包,企業咖啡到會,咖啡豆專賣店,咖啡推薦,咖啡豆專賣店

咖啡風味品評是一門結合感官與專業知識的藝術,無論是咖啡愛好者還是專業品鑑師,都能透過系統化的方法更深入了解每一杯咖啡的獨特魅力。

本篇小編將針對咖啡風味的基本要素、咖啡風味輪的使用方法,以及如何辨別不同咖啡風味特徵進行詳細解析,幫助你提升咖啡的品鑑能力。

 一、咖啡風味的基本要素:

1.酸度(Acidity)

酸度是咖啡風味中最常被提到的特質之一,但它並非單純的「酸」,而是一種清新、多層次的感受。例如,淺焙咖啡常帶有類似柑橘或莓果的酸感,這種酸度能為咖啡增添層次感。高品質的咖啡酸度通常乾淨且不刺舌,令人愉悅。

2.甜度(Sweetness)

咖啡中的甜度來自於天然糖分的焦糖化反應,特別是在烘焙過程中被激發出來。好的甜度能平衡酸度與苦味,帶來溫和柔順的口感。例如,某些耶加雪菲(Yirgacheffe)豆子可能帶有蜂蜜或水果糖般的甜感。

3.苦味(Bitterness)

苦味是咖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並非所有苦味都是負面的。適當的苦味能增加咖啡的深度與濃郁感,而過度的苦味則可能來自於過度萃取或烘焙過深。

4.餘韻(Aftertaste)

餘韻是咖啡吞下後殘留在口中的風味與口感。優質的咖啡通常會有持久且令人愉悅的餘韻,例如巧克力、堅果或花香的尾韻,讓人回味無窮。

台北咖啡豆,精品咖啡豆,精品咖啡,咖啡到會服務,虹吸咖啡,沖泡咖啡包,企業咖啡到會,咖啡豆專賣店,咖啡推薦,咖啡豆專賣店

二、咖啡風味輪(Coffee Flavor Wheel)

咖啡風味輪是由專業機構(如SCA,美國精品咖啡協會)設計的一款工具,用於幫助品鑑者系統化描述咖啡風味。它將複雜的風味分解成多層次結構,從大類到小類逐步細化。

1.閱讀風味輪

風味輪從中心向外擴展,內圈為主要風味類別(如水果、花香、堅果等),外圈則為更具體的細節描述(如檸檬、茉莉花、杏仁等)。

2.使用方法 

第一步:識別主要風味類型

品嚐一口咖啡後,先判斷它屬於哪種主要類別,例如「果香」或「堅果味」。

第二步:進一步細化描述  

在主要類別中找到更具體的描述,例如果香中是屬於「熱帶水果」還是「漿果類」。

第三步:記錄與比較

將每次品鑑結果記錄下來,長期比較能幫助你更精準地辨別不同咖啡豆的特徵。

3.實用技巧

初學者可以將風味輪與實際食材結合,例如聞一聞新鮮檸檬或品嚐黑巧克力,建立嗅覺與味覺記憶,這樣在品鑑時更容易聯想到具體的風味。

台北咖啡豆,精品咖啡豆,精品咖啡,咖啡到會服務,虹吸咖啡,沖泡咖啡包,企業咖啡到會,咖啡豆專賣店,咖啡推薦,咖啡豆專賣店三、如何辨別不同的咖啡風味特徵

1. 花香(Floral Notes)

花香通常出現在淺焙或高海拔產區的咖啡中,例如衣索比亞耶加雪菲豆子常帶有茉莉花或薰衣草的香氣。品嚐時可注意輕盈、細膩且清新的感受。

2. 果香(Fruity Notes)

果香是許多精品咖啡的一大特色,可能包括柑橘、莓果甚至熱帶水果。肯亞豆子常有黑醋栗或葡萄柚般的明亮果香,而哥倫比亞豆子則可能展現成熟水果的甜美。

3. 堅果味(Nutty Notes)

中深焙或巴西產區的咖啡常帶有堅果風味,例如杏仁、榛果或核桃。這類風味通常伴隨溫暖濃郁的口感,非常適合喜歡低酸度的人。

4. 巧克力與焦糖(Chocolate & Caramel Notes)

這些風味多見於中深焙或中南美洲的咖啡豆,帶有濃郁甜美的特質。例如危地馬拉豆子可能展現牛奶巧克力般的滑順口感。

5. 其他特徵

除了上述常見風味外,還有些特殊特徵,如泥土氣息(Earthy)、辛香料(Spicy)或木質調(Woody)。這些風味可能因產地、處理法或烘焙方式而異。

台北咖啡豆,精品咖啡豆,精品咖啡,咖啡到會服務,虹吸咖啡,沖泡咖啡包,企業咖啡到會,咖啡豆專賣店,咖啡推薦,咖啡豆專賣店

四、進階品評技巧

1. 醇厚度Body

醇厚度是指咖啡在口腔中的觸感,尤其以舌面與上顎之間的觸感為主。醇厚度「重heavy」或「輕light」的咖啡都可以讓人有愉快的觸覺體驗,雖然兩者的強度截然不同,但兩種都能讓你喝的這杯咖啡更有加分效果。

正面形容詞:厚實、圓潤、滑順、輕盈。

負面形容詞:水感、澀感、乾燥感、刮舌感、顆粒感。

2. 平衡度Balance

平衡度融合了這杯咖啡所有的元素,包括風味、餘韻、酸質、與醇厚度共同呈現互補或是對比的感受。假如咖啡缺乏了某種香氣或味道的性質、或者某些特性過於強烈,則非好的平衡度呈現。

3. 酸質Acidity

酸質當具有正面的風味時通常被形容為咖啡的「明亮度,brightness」 ,而當具有負面風味時會形容為「臭酸,sour」。在最好的情況下,酸質賦予咖啡甜度、活潑的質感、以及像新鮮水果的風味特質,也通常是當咖啡飲用時立即就可感受到的特質。

但過度強烈或顯著的酸質可能會令人感覺不舒服,而且過高的酸質對於該咖啡的風味特質呈現可能並不恰當,讓人感受這杯咖啡「失衡」。酸質品質基於咖啡生產地的風土特性,或其他因素(烘焙度、沖煮用途等等)帶來的影響。

正面形容詞:明亮、活潑、柔和、豐富、酸質可轉換出高甜度。

負面形容詞:尖銳、刺激、單調、酸質無法轉成甜。

4. 餘韻Aftertaste

餘韻的定義為正面風味特質(味道與香氣),在喝下咖啡之後,於舌後端殘留的時間長短。若餘韻短或帶有負面風味(苦味殘留等),就會降低對該杯咖啡的體驗。若餘韻綿長且帶有正面風味,則能提升這杯咖啡的體驗。

正面形容詞:餘韻綿長、保留良好風味在喉頭。

負面形容詞:餘韻短促、沒有保留風味或無法辨別餘留的風味。

總結:

跟著小編一起學習咖啡風味品評,是不是很有趣呢!咖啡品評技巧不僅能讓你更欣賞每一杯咖啡,也能幫助你挑選最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。從掌握酸度、甜度、苦味與餘韻等基本要素,到熟練使用咖啡風味輪,再到辨別各種細膩風味特徵,每一步都能讓你更接近專業品鑑師的水準。下次喝咖啡時,不妨試著運用這些技巧,探索屬於你的獨特風味世界!

 

如果對咖啡豆的挑選推薦有興趣,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

咖啡豆推薦與選購攻略:深入解析樹種、產地與風味特點(上集)

咖啡豆推薦與選購攻略:深入解析樹種、產地與風味特點(下集)

 

或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繫,了解更多與咖啡有趣的識知唷!

 

宸酌咖啡粉絲團

宸酌咖啡IG

宸酌咖啡LINE@

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

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

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#咖啡香氣#基礎咖啡課程#咖啡烘焙

more
・【更多文章】・